世間沒有永恆的事物
根據噶當派的傳統,當我們談到無常時,他們告訴我們無常的五個基本原則。其實有很多,但是我們無法全部一一來說,哪怕只是去數一數這些教法的數目都需要花一段時間,如果修持的話那就更超乎我們的想像了。
所以,我把這些教授做了總結,簡要的來說一下。在這樣一個快速的信息時代,所有一切都變得簡短、簡單、容易、簡要,深奧廣大的篇章已經過去,那是件很悲傷的事情,是的,顯然如此。所以,那些深奧的教授,那些大份量的書籍,就僅僅成為了裝飾,被放在那裡,甚至從來不曾被翻閱。但是那些簡短的、總結性的、簡要的在這個時代卻變得十分有用。
從一方面來說是好的,從另一方面來說卻失去了很多。在所以,不要認為下次有人說“總結而言”這是件好事,不要相信他們,包括我自己(眾笑)。此我總結的第一點(想一想世間沒有永恆的事物),這些都與禪修很有關聯。
噶當派的傳統並不是不停的說、說、說,只是用嘴說並沒有什麼意義,這就是為何書本變得沒用的道理。這裡指的是禪修,禪觀無常,禪觀慈悲心,這很重要。所以,我們必須做禪修,禪修的意思是專注,通過修持而熟悉這部分內容。因此,現在禪觀無常。
每天早上當你起床後,根據噶當派的傳統,他們說:“喔,昨晚我沒有死去。今天早上仍然活著真幸運,我能夠起床,能夠做日常的活動,所以我是多麼幸運啊。”每天早上你都應該做如此的修持。然後,到了晚上你睡覺時,應該想著:“今晚我也許就會死去,生命無常,沒有任何一樣事物永恆存在,一切都是因緣和合,因緣和合的意思就是並不是恆常存在,一些事物生起意味著它們也將會結束,所有一切都相互關聯在一起。”
因此,需要開展對於無常如此的認知與理解。所以,第一點,觀想沒有任何一樣事物是永恆的,這是第一點。這裡有五點基本的禪修,第一點是想一想世間沒有永恆的事物。外在世界產生了,是嗎?由於因緣和合,它產生了,然後存在著,我們如此稱呼它,然後最終毀滅。
根據《俱舍論》所說,世界會被大水與大火所毀滅,所有一切都不會留下,甚至是一粒灰塵。那麼,我們如此禪修的話到底有什麼助益呢?它能夠幫助我們減輕執著,我們的問題在於執著,執著此生,執著時間,執著在事物上,執著你的家庭、朋友、財富、名聲、地位、榮譽、尊嚴⋯⋯等等。
這些造成了種種的痛苦與悲傷。特別是在小乘的教授,小乘的體系中他們強調的第一點就是出離,從輪迴之中出離,放下我們的五蘊之身,放下外在的一切事物,藏語中稱為“梭梭塔巴”,“梭梭”指的是個人,“塔巴”指的是解脫,就是個人解脫的意思,在梵文中,稱為“帕地洛扎”。
為什麼佛陀要教授“四聖諦”?“四聖諦”所有的教授都是以“帕地洛扎”——自解脫为基礎,為了要達到自我解脫,行者必須去除欲望,去除對事物的執著。但是,在大乘的教授中又會不同,因為你的層次更高了。那麼,“層次”意味著什麼呢?意味著智慧的不同階段,你的智慧提升了,你的智慧變得更為深廣,所以你也能夠理解與接受更為深廣的事物。
在小乘的教授中,佛陀的“四聖諦”是以出離为基礎。你應該要思考,為什麼我在修行中無法獲得成效?然後你應該想到:“喔,是的,在一開始我錯失了一些東西。那是什麼呢?就是無常。”所以,正如噶當派總是強調的,外在世界成、住、壞、空最後被大火與大水所毀滅。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真實存在的。當你能夠不斷如此憶念,如此反思時,它就能夠幫助你變的越來越開放,幫助你接受事物本來如此的面目。“感到震驚”意味著你從來沒有預料過這些,不是嗎?出現了一些障礙,出現了一些你無法輕易接受的事情,意味著有些東西缺失了。
什麼東西缺失了呢?那就是對無常的理解與認知,你對此並不熟悉,因此當某些不在預料之中的事情發生時,你就震驚了,然後你變得瘋狂。然後你跑到心理醫生那裡,他和你交談一些後,也許你變得更糟糕了,因為,也許醫生他自己都有這些問題。我曾經遇到過一些朋友,當然他們很好,我們都是一樣的,經歷著人生中的困境,我們所遇到的也都是同樣的事情。
這個人跑到那個人那裡,那個人又跑到另一個人那裡,如此循環不斷的人生,讓你困在輪迴中不得出離。